在全球农业科技行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正对其农业业务板块进行深度战略调整。根据最新披露的规划,该公司农业解决方案部门将在2027年前完成业务重组,为部分上市做好准备。这一举措标志着巴斯夫集团“聚焦核心业务”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
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门全球总裁Livio Tedeschi近日接受专访时透露,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法律实体的分阶段独立工作。“我们不再需要与化学品或营养与护理部门竞争内部资源。”Tedeschi表示。这种独立性将体现在3个关键维度:投资决策自主化、研发预算提升至营收的10%(原为8%~9%)以及在集团设定的财务框架内自主配置资源。
这一变革源自首席执行官Markus Kamieth去年提出的战略转型。根据新规划,农业解决方案部门不再被视为与巴斯夫一体化生产网络紧密协同的核心板块。值得注意的是,集团计划仅将该部门的少数股权上市,Tedeschi解释称:“这为该部门的长期发展创造了最佳条件。”
作为全球四大农业巨头之一,巴斯夫正将种子业务打造为核心增长引擎。数据显示,该业务目前占部门总营收的22%,公司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将这一比例提升至25%:
首先,自主研发突破性产品。包括行业瞩目的杂交小麦品种(预计2030年前上市)和抗土传害虫的新型大豆品种。Tedeschi特别提到一款正在开发的线虫防治技术:“这可能是该领域60年来的重大突破。”
其次,通过战略合作加速创新。2018年以76亿欧元收购拜耳种子业务的成功经验,使巴斯夫更加重视外部协同。“我们将继续寻求合作联盟和小型收购机会。”Tedeschi强调。
从区域分布来看,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门2024年营收构成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北美市场贡献39.8%,欧洲市场占24.6%,南美市场达24%,而亚洲市场仅占11.6%。
“相比市场潜力,我们在亚洲的代表性明显不足。”Tedeschi坦言。为此,集团计划通过植保产品和数字农业服务的组合拳,重点提升在亚洲的市场渗透率。这一战略与全球农业价值链东移的趋势高度契合。
尽管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巴斯夫农业业务仍展现出强劲韧性。2024年,该部门实现全球营收98亿欧元,调整后EBITDA达19亿欧元。Tedeschi表示:“我们的研发周期通常长达10~15年,短期政策变化不会影响长期战略。”
这种长线思维也体现在上市准备工作中。目前公司正在评估各交易所的监管环境、成本结构和资本可获得性等因素,同时加大在数字农业、生物制剂等前沿领域的投入,为投资者构建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创新故事”。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农业科技行业正迎来关键发展期。巴斯夫通过这次战略转型,不仅重塑了业务架构,更重新定义了其在全球农业价值链中的定位。未来几年,这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化工巨头能否成功转型为农业科技领导者,值得持续关注。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