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咯草酮:先正达开发的PDS抑制剂类除草剂
发布日期:2025-05-26 信息来源:BioGuide

 

1  简介

       氟咯草酮,英文通用名:flurochloridone(or fluorochloridone),CAS登录号:61213-25-0。是由美国原施多福(现先正达)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80年代投产的旱田苗前选择性除草剂,隶属吡咯烷酮类除草剂。其原药为棕色固体,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分别为3RS,4RS和3RS,4SR,原药中以反式异构体为主。欧盟规格中,反式与顺式的比例为3∶1。

2  适用范围

       氟咯草酮主要用于冬小麦、棉花、向日葵、胡萝卜田,防除繁缕、婆婆纳、马齿苋、猪殃殃及大部分阔叶杂草,对作物安全,应用前景广阔。

       氟咯草酮、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作用机理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试验证明:氟咯草酮与二甲戊灵、乙草胺复配存在一定的增效作用,杀草谱扩大,对反枝苋、铁苋菜、马齿苋、牛筋草等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

3  作用机制

       氟咯草酮作用靶标为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PDS是催化类胡萝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氟咯草酮通过使PDS失活,导致植株体内的八氢番茄红素和六氧番茄红素大量积累,直接导致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受阻,不能发挥对叶绿体的保护作用,叶绿素失去保护被分解,导致植物白化死亡。敏感的植物通过根、茎吸收后干扰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合成和脱落酸代谢,使叶片褪色,最终导致组织坏死。

4  产品登记

4.1  中国登记情况

       原药仅限出口至巴拿马,制剂仅限出口至莫桑比克。

4.2  欧盟登记情况

4.3  美国登记情况

5  合成路线简介

       合成路线一:以烯丙基溴为原料。

       合成路线二:以烯丙基氯为原料。

6  杂质剖析

       通过工艺及样品分析,实验室发现在氟咯草酮原药合成过程中,存在2个主要杂质。这两个杂质与氟咯草酮有相同的母体结构,可由氟咯草酮直接还原脱卤制得。杂质结构如下: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