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安股份”)董事会秘书金燕以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公司举办的投资者现场接待日活动,针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沟通。
1 公司经营情况
新安股份创建于1965年,于2001年上市,成立至今已有60年历史,目前拥有控股子公司80多家、员工8,000多人、总资产200多亿元,位列全球十大有机硅企业、全球农化销售2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500强。
新安股份主营作物保护、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目前逐步构建形成三足鼎立的业务架构。其中,作物保护产业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涵盖种子种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作物营养等完整的作物保护体系;硅基新材料产业拥有从上游硅矿开采冶炼、有机硅单体合成、下游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轨道交通与汽车、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领域;新能源材料聚焦石墨负极、硅基负极、新型负极三大主要方向,提供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消费电池等新能源应用场景负极材料综合解决方案。这三大板块看似独立,实际上有一个根本的技术逻辑,即“氯硅磷”三大元素循环的逻辑贯穿其中。因此看似多元化发展,实质3个业务板块相互支撑、相互赋能,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公司是目前全球除草剂品种最全的公司,拥有草甘膦、草铵膦(精草铵膦)的灭生性除草剂产品与多个主流的大田选择性除草剂产品。主力产品草甘膦产能8万吨/年,年销售折合原药能达10万吨,公司原药制剂转化率超过70%。公司是目前行业主要生产企业中海外登记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之一,海外登记资源超过4,000个,还在持续扩展中,是全球化做得较早与较好的公司。
公司目前拥有有机硅单体产能50万吨,折合硅氧烷约25万吨,其中约20%在硅氧烷DMC环节外售,剩余80%约一半在107胶、生胶等基础聚合物环节外售,另一半转化为各品类的下游终端产品外售,因此目前的终端自用转化率超过40%,是目前国内自用终端转化率最高的企业。
2 相关问题回答
问1:草甘膦和有机硅行业内卷严重,国家有没有政策限制?
答: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和对农药残留的监管日益严格,草甘膦作为一种农药,其新建产能已明确列入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在国内很难审批新建项目。有机硅作为高性能新材料,目前没有明确的政策限制,提倡行业自律,但国家也有一些“防内卷”的政策导向意见。从供给端来看,经历了过去两三年的行业新增产能高速投放后,有机硅行业的新项目建设已告一段落,未来2~3年,行业将不会再有新增产能投放,同时国外的产能有可能进一步收缩,因此行业将步入供需结构转化的阶段。
问2:公司的有机硅终端有哪些产品以及规模情况?
答:公司有机硅终端主要指硅橡胶、特种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目前公司终端的总产能在20万吨以上。2024年有机硅终端年营业收入24亿元左右,利润总额2.8亿元,重点子公司天玉和崇耀2024年利润增幅都超过30%。公司是国内有机硅行业中产业链最完整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下游终端产品全覆盖的公司,终端产品品类超过3,000种。公司这两年的战略重心之一就是终端化的进一步深化,不但要进一步提高终端的自用转化率,更要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我们通过下游产品线的整合协同,目前有轨道交通与汽车、通讯、医疗健康等多个业务小前端,能够为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电力通信、医疗健康、电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多个终端应用场景的有机硅产品整体解决方案输出。
问3:新安天玉和杭州崇耀都是做有机硅终端的,有什么区别?
答:新安天玉主要生产有机硅高温硅橡胶、液体硅橡胶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婴童、厨具、家电、汽配、线缆等行业。杭州崇耀主要围绕聚氨酯发泡、皮革纺织、涂料油墨、离型涂层和压敏、作物保护、个人护理等领域,进行有机硅特殊功能性助剂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特性与应用场景都有不同。
问4:公司40多亿的在建工程大概什么时候投产,是否会影响接下来两年的盈利?
答:公司从去年初开始就明确进行战略收缩,没有新增大的项目投资,目前资本开支主要是在建项目的续建,2025年项目支出总计约14.60亿元。公司在建工程中比较大的主要是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搬迁入园提升项目、年产14.2万吨磷系阻燃剂产品一期项目和云南盐津10万吨工业硅项目。上述项目会在未来两年逐步投产,但是实际转固需要根据装置达产达标情况最终确定。
问5:草甘膦的行业现状?怎么看待网上说的孟山都破产?
答:目前全球草甘膦总产能约110万吨,其中拜耳(孟山都)38万吨,其余产能均在中国,产能排名前5家公司已占到行业总产能的80%,行业集中度较高,具备较好的协同基础。全球每年的草甘膦产量与需求量总体紧平衡。前两天网上提到的拜耳可能寻求孟山都破产的事情,给草甘膦的供应端增加了不确定性,如果拜耳确定要实施破产方案,对行业来说肯定是一件大事。供给端出现比较大的变数,对整个行业的供需结构还是有非常大影响的。这个有待后续持续跟踪进展。
问6:草铵膦会不会替代草甘膦?
答:从这两年的市场情况来看,草铵膦全面替代草甘膦在市场层面还是比较难实现,农药应用端的用户粘性是比较高的,草甘膦在农资产品单位成本的占比不高,终端用户的替代动力没有这么强。目前草甘膦主要是某些应用场景产生耐药性的情况下,通过草甘膦和草铵膦复配的方式解决问题。
问7:公司有机硅产品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
答:近年来,公司充分利用全产业链优势与多年积累的终端产业基础,凭借良好的品牌与产品质量以及全产业供应链稳定,着力推进有机硅终端化、高端化发展,持续不断拓展有机硅终端新场景的应用研发,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通信电力、电子电器、医疗健康等领域,已能够为多个行业客户输出有机硅终端产品整体解决方案,获得了众多中高端客户的认可。
问8:公司的产品能用在机器人上吗?
答:新安自主研发的有机硅产品凭借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柔性特质、极端环境耐受性及可发泡等特征,可有效解决机器人在仿生结构设计、柔性交互界面、复杂工况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我们针对机器人应用场景,在仿生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执行器和动力电池六大领域已初步形成解决方案,相关产品如超低硬度硅橡胶系列、光学有机硅材料、有机硅导热凝胶、电子灌封胶、阻尼硅橡胶、硅油冷却液等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公司刚刚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确定战略合作,通过共建机器人材料联合实验室,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重点聚焦功能性硅橡胶材料的研发突破,围绕机器人柔性抓取与智能触控两大核心课题,通过对肌肉组织的解构,设计出具有超高仿真性和轻量化的材料结构;同时基于智能触控和感知需求,开发出本体具有信号传输和触控功能的硅橡胶材料,并实现示范应用。
问9:公司冷却液产品推进情况?
答:公司已开发出符合产业应用要求的多个型号硅油冷却液产品,正在与部分服务器厂商对接测试。由于涉及服务器的浸润测试,需要较长的周期,目前整个行业还未进入全面产业化应用阶段。
问10:公司有哪些激励方式?会做股权激励吗?
答:公司在2017年做过一次股权激励,如果再做,会严格按照上交所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目前针对不同业务有不同的激励机制,比如下属子公司就通过团队持股或者设立超额利润奖等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团队积极性,获得了比较好的实践效果。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