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专用杀菌剂,卓越防治水稻病害
发布日期:2025-07-01 信息来源:微语农技

 

       巴斯夫在农业已经耕耘了超过100年,一直致力于推动农药减量增效,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用药,加速新产品登记、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巴斯夫陆续在中国市场登记推出了一系列高效、低用量、作用方式新颖独特的新产品,并在推广过程中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积极践行作为行业内领先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怀理念。其中,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锐收丰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评为农药减量增效创新产品。

比传统三唑类杀菌剂更优异

       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是巴斯夫欧洲公司登记产品,该产品于2020年初在国内获得产品正式登记,登记证号PD20190263,可防治果树和蔬菜及水稻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

       该产品有效成分氯氟醚菌唑是巴斯夫研发和上市的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它填补了三唑类杀菌剂10余年无新品上市的空白。根据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的分类,作用机理为甾醇类生物合成抑制剂的脱甲基抑制剂(DMI),属于G1族、第3组化合物。

       与传统三唑类杀菌剂有所不同,氯氟醚菌唑是三唑的异丙醇类型,其能够非常灵活地从游离态自由旋转与靶标结合成为络合态,减少病菌突变,延缓抗性的产生和发展。以上特性使得氯氟醚菌唑比传统的三唑类药剂适用的作物更多、杀菌谱更广、防控效果更好,尤其对多种公认的较难防治的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如壳针孢菌引起的病害。

       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使用清洁化加工工艺生产,包装使用环保材料。产品从新加坡生产,进口到中国后由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巴斯夫在中国的制剂加工厂)分装。制剂的生产和分装采用德国先进工艺,低能耗、低物耗。固体投料产生的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和高效过滤器后排放,液体投料产生的挥发性气体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放,工艺过程为密闭型。

       此外,巴斯夫还通过优化清洗方法,减少切换清洗水的产生;制定高浓度洗水回收验证方案,清洗废水通过膜处理装置进行预处理,将高浓度废水降低成低浓度,增加物料回收和减少危废产生;为了保证制剂在生产和分装过程中的清洁化生产,并保证产品的质量,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不使用铝箔袋作为产品包装,而是使用可降解的包装物,对环境友好;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对各个环境生物毒性为低毒、中毒,无高毒或者剧毒的品种;所有物种在登记申请递交时的风险评估显示,该产品对环境生物无不可接受的风险。

防效显著高于常规药剂

       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目前已经在全球包括欧盟、美国等30多个国家进行了登记销售,有全球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满足和高于中国和FAO对悬浮剂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标准高于行业水平,而且应用安全性较好,自产品上市以来4年内申请产品在登记使用范围上使用未发生药害事故。

       作为专为水稻开发的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锐收丰泰®将缓解传统三唑类杀菌剂在水稻病害管理上日益突出的抗性问题,进一步升级巴斯夫水稻作物方案,为种植户提供病害管理新选择。自2020 年以来,巴斯夫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顶尖农业科研院校以及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合作,共同验证了锐收丰泰®防治水稻病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自2020年起,巴斯夫已经在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等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水稻主产省份开展300 多场锐收丰泰®的水稻示范试验。同时,该公司还积极启动与全国农技中心合作,开展水稻“植物健康绿色增产”植保技术集成示范试验,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与公司产品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稻清®)一起作为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药剂进行推广示范。

       综合2022年和2023年的防效数据,锐收丰泰®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对水稻纹枯病也有不错的防效。从黑龙江省2022年的示范报告看,使用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防治稻曲病的效果达97.9%,纹枯病防效为99.2%,显著高于常规药剂的防效。

       凭借产品的优异性能和突出表现,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锐收丰泰®)还于2024年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认证的“绿色高质量农药”。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