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异噁唑啉类杀虫剂——噁唑氟虫胺
发布日期:2025-07-09 作者:李祝明

 

       噁唑氟虫胺(isoflualanam)是2023年由清原农冠开发的新型异噁唑啉类杀虫剂,从结构上看其与异噁唑虫酰胺、氟噁唑酰胺以及氟雷拉纳、阿福拉纳、洛替拉纳、沙罗拉纳等各种拉纳结构类似,其核心特征就是结构中都含有异噁唑啉杂环。包括噁唑氟虫胺在内的部分该类化合物农业上被证明具有超高效、超广谱的杀虫/杀螨活性。在实际农业应用上,异噁唑啉类化合物单独的异构体或异构体混合物或盐以及单独的互变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混合物对于杀虫效果的影响较大,同时复配施药时对防效也具有明显的协同和增效作用,因此开发异噁唑啉类化合物,在合成和制剂开发方面也超能体现出企业的技术水准。

1  产品简介

       英文名称:isoflualanam;

       中文名称:噁唑氟虫胺;

       化学名称:85%~100% N-(4-{(5S)-5-[3,4-二氯-5-(三氟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4,5-二氢异噁唑-3-基}-2-甲基苯甲酰基)-D-丙氨酸甲酯与15%~0 (5R)-D-、(5R)-L-及(5S)-L-异构体的混合物;

       分子式:C23H18Cl2F6N2O4

       相对分子质量:571.297;

       CAS登录号:2945095-92-9(主要成分,(5S)-D-异构体);2892524-05-7(混合物)。

       结构式:

2  作用机理

       推测噁唑氟虫胺与其他异噁唑啉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一致,属于γ-氨基丁酸(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别构调节剂,神经毒剂。别构抑制GABA激活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引起过度兴奋和惊厥。GABA是昆虫神经兴奋传导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目前针对GABA这一靶标蛋白的不同结合位点,已开发了4代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且它们之间几乎不存在交互抗性,第一代以毒鼠强为代表、第二代有林丹、硫丹、氟虫腈等,第三代以阿维菌素为代表,第四代就是以异噁唑啉和间苯二酰胺类化合物为代表的如异噁唑虫酰胺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等。

3  应用

       应用作物:大田作物、蔬菜、果树、油料作物、观赏作物、烟草、茶叶等以及非作物领域。农业上异噁唑啉类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极高,在所有目前了解的应用作物中未见有植物药害反馈,这一点要优于间苯二酰胺类。

       靶标害虫:鳞翅目(如玉米螟、二化螟、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粘虫等)、同翅目(如棉蚜、萝卜蚜、豌豆蚜、花生蚜、绿盲蝽等)、蜱螨目(如二斑叶螨、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等)、双翅目(如韭菜迟眼蕈蚊等)、鞘翅目(如黄曲跳甲、小猿叶甲等)以及蓟马(如棕榈蓟马、葱蓟马、烟蓟马等)等农业害虫,以及蟑螂科(如白蚁、蟑螂等)、蝇科(如苍蝇、蚊子等)等卫生害虫。

       可开发剂型:15%噁唑氟虫胺SC、25%噁唑氟虫胺SC、20%噁唑氟虫胺WP。

4  专利情况

       2023年清原农冠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申请了基于噁唑氟虫胺在内的异噁唑啉取代苯甲酰胺化合物及其合成和应用专利。

       专利名称:异噁唑啉取代苯甲酰胺化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号:CN202310006539.7;

       申请日:2023/01/04;

       失效日:2043/01/04;

       公开号:CN117800929A;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噁唑啉取代苯甲酰胺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和可农用或可兽用盐,所述化合物如式I所示:其中,X代表氢、卤素、烷氧基或烷硫基;Y代表卤素或卤代烷基;Z、Z1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卤素等;P、P1分别独立地代表CH或N;Q、Q1分别独立地代表烷基等;M代表氢、烷基等;R代表氢、烷基等。所述化合物对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花生蚜、二斑叶螨、二化螟、棉蚜等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治作用。

       其他国家专利:AU2023354960A1、WO2024066128A1、AR130109A1 等。

5  合成路线

       路线一:专利CN117800929中描述了通过使用立体选择性反应且使用光学活性的起始原料来选择性地制备噁唑氟虫胺立体异构体(5S,2R)。即以2-甲基-4-乙酰基苯甲酸和D-丙氨酸甲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制备,合成路线如下:

       路线二:专利CN120136803中描述了以4-乙酰基-3-(三氟甲基)吡啶甲酸甲酯和1-(3,4-二氯-5-(三氟甲基)苯基)-2,2,2-三氟乙酮为起始原料制备噁唑氟虫胺立体异构体(5S,2R)的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6  复配推介

       复配方面,噁唑氟虫胺可与抗生素类如阿维菌素、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介离子类如三氟苯嘧啶、二氯吡噻嘧啶、异唑虫嘧啶、噁唑虫嘧啶、双噻唑虫,双酰肼类如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环虫酰肼,新烟碱类如氟虫啶胺、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氟吡呋喃酮等,苯并噁唑类如噁唑磺酰虫啶、噁唑环虫啶等复配,以达到增效和协同作用。

7  前景展望

       在农化杀虫剂领域,异噁唑啉类杀虫剂是目前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杀虫/杀螨剂。噁唑氟虫胺是国内首个自主创新的异噁唑啉类化合物,对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异噁唑啉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对我国目前农业抗性害虫的防治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异噁唑啉类杀虫剂是近几年国内才开始在农业上进行探索应用,早之前在兽用(尤其是伴侣动物寄生虫防治)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最早由日产化学开发的氟雷拉纳(商品名:贝卫多),用于治疗犬、猫体表的跳蚤或蜱感染,后来也是因为氟雷拉纳在农业上的探索才让国内开始关注异噁唑啉类杀虫剂在农业上的应用,遗憾的是,由于氟雷拉纳对雄蜂高毒,可能导致氟雷拉纳不可能被合法应用到农业杀虫领域,受到氟雷拉纳的影响,在兽用领域杜邦、梅里亚、勃林格殷格翰、诺华、礼 来等公司又相继研发了阿福拉纳、洛替拉纳、沙罗拉纳、艾司索拉纳等,甚至该类化合物还进一步扩展到了人用药领域。

       在农药杀虫剂领域,日产化学很早就注意到了该类化合物在农业上的高效性,并率先开发了氟噁唑酰胺,后先正达又相继开发了异噁唑虫酰胺。目前,国内外所有优秀的涉及到杀虫剂的农化公司及科研单位都注意到了异噁唑啉类杀虫剂并进行了相关专利布局,如巴斯夫、日本农药、住友、拜耳以及国内的清源农冠、青岛海利尔、山东科赛、浙江新安、江苏剑牌、江西正邦、中农联合、山东康乔等,甚至不乏很多医药界大佬也染指其中,如药明、齐鲁、诚创、皓元等,国内大学及研究机构也对异噁唑啉类杀虫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该类化合物,如中国农科院、贵州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南农大、安徽大学、西北农林、中国农大、华南理工、沈阳中化等。

       可以预见的是,异噁唑啉类杀虫剂的开发,将有希望成为国内在农药创制领域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当然现实中,还需要我国的农药科研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大量的后续工作,包括化合物的筛选、生测,合成技术的优化,对环境风险的评估,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制剂技术的优化,批准登记、专利侵权风险等,虽可预见,但仍任重道远。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