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菌不是真菌,防治药剂推陈出新
发布日期:2019-01-09 作者:农药资讯网 柏亚罗

       卵菌不同于真菌,它们在细胞壁、菌丝分隔、染色体倍数、减数分裂、游动孢子、赖氨酸合成途径、细胞膜、多羟基化合物(甘油)、线粒体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其发生与危害特点也不同于真菌,一旦引起危害多难以控制,且损失严重,如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辣(甜)椒疫病、黄瓜疫病、大豆疫病、荔枝霜疫霉病等。

       据中国农业大学张灿博士介绍,卵菌的菌丝形态、产孢方式以及营养吸收方式与真菌相似,但其更接近于茸鞭生物界中的硅藻类及褐藻类,大多数能够抑制真菌生长的杀菌剂对卵菌无效。

中国农业大学张灿博士

       杀卵菌剂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1885年上市的波尔多液,到2015年上市的氟噻唑吡乙酮的长期过程。目前防治卵菌病原的药剂主要包括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一些铜制剂等)、内吸性杀菌剂。在内吸性杀菌剂中,有氨基甲酸酯类的霜霉威,脂肪族类的霜脲氰,苯酰胺类的甲霜灵等,有机磷类的三乙膦酸铝,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嘧菌酯等,羧酸酰胺类的氟吗啉、烯酰吗啉、苯噻菌胺、双炔酰菌胺等,苯甲酰胺类的苯酰菌胺,OSBPIs杀菌剂氟噻唑吡乙酮等。由于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的不同,病原卵菌对各药剂的抗性表现不一。通过对抗药性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抗性治理提供指导意见。如氟吗啉可能通过破坏微丝的正确排列,导致极性生长丧失,影响囊泡(细胞壁合成的前体物质)正确分泌,最终导致细胞壁的不正确形成。

       与解偶联剂氟啶胺的化学结构相似,双苯菌胺(SYP-14288)也为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但其生产成本仅为氟啶胺的1/3。双苯菌胺为保护性杀菌剂,广谱、高效、低毒,对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卵菌的活性优于氟啶胺。双苯菌胺对水稻稻瘟病、小麦颖枯病、玉米黑粉病、黄瓜霜霉病等防效优异。该产品目前尚未在我国登记。

       氟噻唑吡乙酮(商品名:增威赢绿)由杜邦开发,2015年上市,为氧化固醇结合蛋白1ORP1)抑制剂,是目前活性最高的卵菌抑制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优异的活性,且表现出一定的内吸向上传导活性。

       由于杀卵菌剂产品较少,且抗性发展不可避免,张灿博士强调,要科学制定和实施病害管理方案,注意将不同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