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省怀化市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结合今年北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菌源量、马铃薯品种抗病性和天气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研判。从发生区域看,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北、华北、东北主产区总体中等发生,黑龙江中西部、甘肃中东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马铃薯产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发生面积554万亩。从病害流行盛期看,东北地区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西北、华北地区多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表1)。
1 大部产区田间见病早,病情略轻于上年同期
6月份以来,黑龙江佳木斯、甘肃陇南、山西大同、河北承德、吉林长春和延边、陕西榆林等地陆续查见中心病株。与去年相比,除吉林、陕西分别偏晚4天和2天外,黑龙江、河北、山西、吉林、甘肃等产区偏早1~6天,宁夏、内蒙古尚未查见中心病株。与常年相比,大部产区偏早3~18天。
受前期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目前田间病情整体较轻,山西、河北、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6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15.23万亩,同比减少7%,但比2022—2024年同期平均值高8%。大部产区发病较轻,平均病株率0.1%~1.5%,总体略轻于去年同期;但河北、陕西略重于去年同期,其中,河北平均病株率1%,去年同期尚未见病,陕西平均病株率1.47%,高于上年同期的0.09%。部分地区发病较重,黑龙江平均病株率达10.5%,黑龙江牡丹江、吉林延边最高病株率分别为75%、10%。
另据马铃薯晚疫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共有416个监测点发生3代1次以上侵染,占所有监测点数量的58.8%,比去年同期减少7.6个百分点。
2 马铃薯品种抗性不强,易感病生育期长
今年西北、东北、华北8省(区)马铃薯感病品种仍有种植,河北、黑龙江面积比例分别为61%和50%,其他产区10%~30%。大部产区抗性品种面积比例虽有提高,但规模种植区品种比较单一,有利于病害流行。目前,大部产区马铃薯正处于易感病的现蕾期至花期,由于各地播期不整齐,马铃薯易感病期拉长,花期遇多雨天气的概率增加,病害流行风险加大。
3 天气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
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报,7~8月份,北方大部产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华北、内蒙古中东部、东北、西北东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河北、山西、内蒙古中东部大部、吉林大部、陕西北部等地偏多2~5成。未来10天(7月18~27日),华北北部和东部、东北大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侵染与扩展流行。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遇适宜气象条件暴发流行性强。今年北方马铃薯产区花期预计降雨量明显偏多,有关省份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田间监测调查,及时准确预报预警,及早发现发病中心,指导科学防治。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