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秋粮生产,做好病虫防控
发布日期:2020-07-23 信息来源:全国农技中心粮食作物技术处

 

       717日,全国农技中心举办全国夏玉米生产远程网络培训班。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处长李圣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研究员赵久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振营、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吉旺分别就后去库存时代玉米市场的变迁升级、鲜食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夏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技术、夏玉米高产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等作专题报告,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王戈作培训动员。本次培训班在9个夏玉米主产省(市)和部分夏玉米生产大县设置了分会场,共安排300个播放终端,直接培训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1,200余人。

       培训班认为,今年夏粮生产实现了“开门红”,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早稻也喜获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但夏粮和早稻总产不到粮食总产的30%,粮食产量大头在秋粮,秋粮的大头在玉米。玉米常年播种面积约占秋粮作物的49%,产量约占秋粮作物的53%,同时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饲料作物,对于稳定肉蛋奶供应意义重大,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抓好玉米生产对确保秋粮丰收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意义重大。

       培训班强调,当前全国夏玉米将陆续进入大喇叭口期,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各地要以开展战“三夏”及秋粮生产农技行动为抓手,紧盯关键环节,强化技术措施,抓好生产服务,为玉米丰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要抓好技术服务。各地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创新服务方式,将预报信息、技术对策等传递出去,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不断提高玉米生产科技水平。二要抓好田间管理。根据苗情长势,加强田间管理,构建高产群体。看苗及时追肥,适时中耕作业,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促进根系生长,防止植株倒伏、增强抗逆能力。三要抓好病虫防控。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病虫害高发期,要加强玉米草地贪夜蛾、顶腐病、玉米螟、细菌性茎基腐病等病虫害监测,及时开展理化诱杀、人工除杀或化学防治,确保重大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四要抓好减灾防灾。当前,正值全国防汛抗旱关键时期,各地要加强干旱、高温、台风、洪涝等灾害监测预警,提早做好应急预案。如遇高温天气和严重干旱,应及时灌溉,有条件的地区可叶面喷施微肥,防御高温热害;如遇涝渍,应及时排水,积雨时间较长的田块要在灾后放晴间歇及时根外追肥。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