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麦纹枯病在什么时候防治?
答:纹枯病是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每年春季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该病易发生。春季随着气温回升,纹枯病病菌活力增强,病害一边在病株上向上纵向扩展,一边在株间横向扩展,但扩展仍缓慢。小麦拔节中后期,病害经过前一阶段的积累,随着气温升高,病情迅速横向、纵向扩展,形成发病高峰,病株率和病指迅速增加。春季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纹枯病扩展蔓延。苗密,田间郁蔽,易发病。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前期防治为主,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用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小麦拔节后田间郁蔽度高,药液难以施到发病的茎基部,防治效果较差,而且人工施药困难。
据江苏省植保站近期发布的信息,当前我省小麦已陆续进入拔节期,受冬季积温偏高、土壤墒情适宜等因素影响,纹枯病等病虫发生早,局部重于上年。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群体数量和田间郁蔽程度增大,多种病虫将加重发生,尤其是纹枯病将达偏重左右发生程度。建议在小麦纹枯病病菌侵茎前、病株率达5%~10%时,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井冈霉素等单剂或混配剂开展防治。不同田块的小麦生育进程有差异,发病也有差异,近期可以检查田间纹枯病发生情况,如已达防治指标,应及早用药防治。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的,可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施药,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对纹枯病发病严重的田块,在第1次防治结束后7~10天再防治1次。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